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,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片上系统(SoC)应用研发中心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,联合生物科技企业成功研发新型核酸检测设备,展现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独特价值。
一、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
SoC应用研发中心充分发挥集成电路设计专业优势,将高集成度芯片技术与生物检测需求深度结合。通过优化信号采集模块、设计低功耗处理器架构,研发团队成功将传统大型检测设备的功能集成到便携式设备中。该设备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,配合高灵敏度传感器,可实现30分钟内完成核酸样本的快速检测,检测精度达到98%以上。
二、校企协同的研发机制
在研发过程中,学校教师团队负责核心算法设计和系统架构,企业工程师提供产业化经验和工艺支持,学生团队则参与原型制作和测试验证。这种"教师引领、学生参与、企业支撑"的三方协作模式,既保证了技术创新性,又确保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量产性。中心先后培养了50余名掌握SoC设计与生物检测交叉学科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。
三、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
该核酸检测设备创新性地采用了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,通过自主研发的温度控制算法,实现了更精准的温控循环。同时,设备支持物联网数据传输,检测结果可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,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。目前,该设备已在部分医疗机构试用,未来还可拓展至食品安全检测、环境监测等领域。
四、产教融合的示范意义
这一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优势。通过建立"研发-教学-生产"一体化平台,学院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,更构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。这种模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开展技术研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,展现出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要作用。
随着生物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SoC应用研发中心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,为推动我国生物医疗设备自主创新贡献更多力量。